1.闪存大厂闪迪传出涨价,4月1日起所有产品涨超10%
据快科技消息,一份疑似NAND Flash闪存大厂闪迪(Sandisk)发给合作伙伴的涨价通知函显示,该厂商计划从4月1日起,对所有面向渠道和消费者客户的产品涨价,涨幅将超过10%。
闪迪在通知函中表示,预计存储行业将很快过渡到供不应求的状态。加上最近的关税行动,将影响供应并增加成本。通知函还提到,闪迪将继续进行频繁的定价审查,预计在接下来的季度会有额外的涨幅。
2.英飞凌:现已在全球MCU市场占据第一位
英飞凌3月10日宣布,现已在全球MCU市场占据第一位。根据Omdia的最新研究,英飞凌在2024年将市场份额提高到21.3%(2023年为17.8%),实现了竞争对手中最大的同比增长(3.5个百分点)。这使得英飞凌在公司历史上首次成为全球最成功的MCU供应商。
英飞凌在过去几年中超过了市场。自2015年以来,英飞凌的MCU业务平均每年增长13%,而整体市场每年仅增长4%。2023年,英飞凌首次攀升至汽车MCU市场第一位。现在,英飞凌在整个MCU市场及所有终端市场的组合中都排名第一位。根据Omdia的数据,2024年全球MCU的总销售额为224亿美元,而2023年为280亿美元。
3.英飞凌公布RISC-V架构汽车MCU产品计划
英飞凌3月6日公布,公司在汽车行业率先采用RISC-V,将在未来几年内推出基于RISC-V的新型汽车MCU系列。这个新家族将成为英飞凌旗下汽车MCU品牌AURIX的一部分。它将扩展该公司现有的基于TriCore(AURIX TC系列)和Arm(TRAVEO系列、PSOC系列)的汽车MCU产品组合。
新的AURIX系列将涵盖广泛的汽车应用,从入门级到高性能MCU,超出了目前市场上可用的范围。在Embedded World 2025上,英飞凌现在推出了一个由关键生态系统合作伙伴支持的虚拟原型。这是英飞凌合作伙伴开始硅前软件开发的入门套件。
英飞凌汽车部门总裁Peter Schiefer表示,公司致力于使RISC-V成为汽车行业的开放标准,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实时性能、安全可靠的计算以及灵活性、可扩展性和软件可移植性变得更重要。基于RISC-V的M,CU有助于满足这些复杂的要求,同时降低车辆的复杂性和上市时间。”
4.国芯科技:已在RISC-V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上取得重要进展
据财联社消息,国芯科技表示,公司已在RISC-V架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上取得重要进展。近年来,为满足AI技术的发展需要,公司开展了基于RISC-V指令架构的神经网络扩展指令集架构研究,形成神经网络处理器专用指令集,能够支持神经网络算法的加速处理,推出了CRV4AICPU和CRV7AICPU。
另外,作为国内领先的云安全芯片厂商,公司最新已完成设计和正在流片验证的极高性能云安全芯片CCP917T亦是基于自主RISC-V架构的CRV7多核处理器设计,将适用于人工智能、云计算安全、网络安全和运营商核心网应用。
5.欧洲DARE启动项目,开发数据中心级 RISC-V 芯片
据IT之家消息,EuroHPC JU(欧洲高性能计算联合体)当地时间6日宣布启动 DARE项目,在这一项目的名义下参与各方将开发多款数据中心级RISC-V架构芯片。
DAR项目意即在欧洲通过RISC-V架构实现数字自主,旨在利用具有竞争力的制程节点,基于欧盟设计和开发的行业标准芯粒构建原型HPC和AI系统,并为这些系统打造完整的软件堆栈。
DARE首期包含三个分支芯片项目:用于通用HPC工作负载的通用处理器、面向HPC-AI融合领域的矢量加速器、专为HPC应用中AI推理加速的AI处理器。
6.博通第一财季AI芯片收入同比增长77%
博通美国当地时间6日公布2025财年第一财季(截至2月2日)财报,营收149.16亿美元,同比增长25%,环比6%;GAAP净利润55.03亿美元,同比增315%,环比增长27.3%。
博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Hock Tan表示,第一季度AI收入同比增长77%,达到41亿美元,基础设施软件收入同比增长47%,达到67亿美元,预计第二季度人工智能半导体收入将继续强劲,达到44亿美元,因为超大规模合作伙伴将继续投资于人工智能XPU和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连接解决方案。
7.澜起科技:2025年DDR5整体渗透率将继续提升
据科创板日报消息,澜起科技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告称,2024年公司DDR5内存接口芯片出货已超过DDR4内存接口芯片,且DDR5第二子代RCD芯片出货超过第一子代产品,第三子代RCD芯片从第四季度开始规模出货。
从产业趋势来看,2025年DDR5整体渗透率将继续提升,同时DDR5第二子代和第三子代RCD芯片出货占比将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