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芯国际营收突破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
本土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第四季度,营收22.07亿美元,同比增长31.5%;本期利润2.71亿美元,同比增长14.2%;毛利率22.6%,同比增长6.2个百分点。
第四季度,中芯国际中国区营收占比达到89.1%,同比增长8.3个百分点;12英寸晶圆营收占比80.6%,同比增长6.4个百分点;按照折合8英寸标准逻辑晶圆统计,月产能由第三季末的884,250片增加至第四季末的947,625片。
中芯国际2024年未经审核的全年营收为80.3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4.93亿美元,同比降低45.4%;年底折合8英寸标准逻辑月产能为94.8万片,出货总量超过800万片,年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5.6%。
中芯国际展望2025年第一季度季度收入环比增长6%至8%,毛利率介于19%至21%的范围内。
2.三星与SK海力士减产NAND闪存,应对过剩问题
据科创板日报引述韩媒Etnews消息,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已开始减少NAND闪存产量。据业内人士透露,为了应对供应过剩的问题,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从去年年底开始将旧的NAND闪存工艺生产线转换为新工艺。
目前,三星电子正在用176层、238层、286层等最新产品取代目前占产量大部分的128层产品。SK海力士正在进行技术迁移,以在其NAND生产基地量产最新的238层和321层产品。
3.三星调整1cnm内存设计,以提升良品率
据快科技引述韩媒报道,三星正在重新调整其第六代1cnm DRAM的设计,以提升良品率,确保其HBM4内存的量产。三星的1cnm DRAM自开发以来一直面临良品率问题,2024年末的试产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大规模生产准备阶段的良品率通常在60%至70%左右。
为了提升良品率,三星决定调整设计,核心电路线宽保持不变,而外围电路线宽的要求则被放松,这一调整预计将显著提升良品率,确保HBM4内存的稳定量产。三星的目标是在2025年6月开始量产1cnm DRAM,为HBM4的生产铺平道路。
4.裕太微:车载数据类产品应用到比亚迪仰望、腾势等系列中
据科创板日报消息,裕太微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随着国产芯片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不断提升,公司将面临着更大的市场机遇,车载以太网芯片也将在市场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在车载数据传输方面,公司针对不同智驾系统对数据量和传输速度的要求可以选择使用百兆或者千兆的物理层芯片产品,并且已经应用到比亚迪仰望、腾势等系列中。同时,公司车载以太网交换机芯片也已经在客户端联测,后续预计将与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成套销售给客户。
5.胜高重组200毫米及以下晶圆产能,宫崎工厂将停产
硅晶圆大厂胜高(SUMCO)近期宣布,计划将子公司SUMCO TECHXIV公司(以下简称“宫崎工厂”)的晶圆生产转移到其他制造设施,通过重组200毫米及以下尺寸硅片的生产,以提高盈利能力。
胜高决定重组宫崎工厂,通过整合小晶圆的生产能力来提高效率。宫崎工厂将专门用于单晶生产,而晶圆生产将转移到胜高的其他工厂以及印度尼西亚,计划在2026年底结束宫崎的晶圆生产。胜高计划在宫崎晶圆生产结束后,将受重组影响的员工重新分配到300毫米晶圆生产运营中。